時間給出了最好的回答:朱琳與她那枚等了十六年的金牌
朱琳奪冠后哭了。眼淚滑過臉頰時,她或許想起了多年前那個在江蘇隊“坐冷板凳”的小女孩,想起了安徽隊向她伸出手的那個下午,想起了無數(shù)次在迷茫中揮拍的清晨與黃昏,想起了第一次參加全運會的2009年,十六年,彈指一揮間。

11月20日,第十五屆全運會網(wǎng)球女單決賽,朱琳以6-1 6-2的比分完勝北京隊的高馨妤。這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,而是一場醞釀了十六年的綻放,五次出戰(zhàn)全運會,三十一歲的朱琳終于將那塊沉甸甸的單打金牌掛在了胸前。
對朱琳而言,這很可能是她的最后一屆全運會。這塊金牌,是她留給職業(yè)生涯最好的禮物。

賽后,她在微博上寫道:“今天,時間給出了最好的回答?!?/p>
時間確實回答了,回答了她十六年的堅持,回答了安徽隊當(dāng)年的選擇,回答了那些在低谷中不曾放棄的日日夜夜。

“這塊金牌,不僅屬于我,更屬于每一個相信我的人。”朱琳的感謝名單很長——安徽隊、她的團隊、家人,還有“這片熱土,讓我始終有根可依”。
這份感激,背后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。

朱琳是江蘇無錫人。小時候,競爭激烈的江蘇隊沒有給這個看似普通的小女孩主力隊員的位置。是安徽隊發(fā)現(xiàn)了她,選中了她,然后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苦心培養(yǎng)。
這是一個關(guān)于選擇與回報的故事,安徽隊選擇了朱琳,朱琳用整個職業(yè)生涯回報了這份信任。在她最迷茫的時候,是安徽隊給了她力量;在她低谷時,是這片熱土讓她有根可依。

這枚金牌,是安徽網(wǎng)球歷史上的第一塊全運會金牌,朱琳為安徽網(wǎng)球改寫了歷史。
“夢想很重,重到需要用整個青春去承載;夢想也很輕,輕到一顆執(zhí)著的心就能將它托起?!敝炝者@樣形容她十六年的追夢之路。

這條道路上,有過亞運會失利后的遺憾淚水,也有過全運會上一次次與金牌擦肩而過的落寞。但這次,在珠海橫琴的球場上,所有的遺憾都化為了圓夢時刻的璀璨。
從江蘇到安徽,從一個不被看好的小女孩到全運會冠軍,朱琳走過的路詮釋了什么是堅持,什么是感恩。當(dāng)別的球員選擇去更有資源的隊伍時,她始終記得是誰在她最需要的時候伸出了手。

體育場上從不缺少天才,但最終能站在最高領(lǐng)獎臺上的,往往是那些懂得感恩、懂得堅持的人。朱琳的故事之所以動人,不僅因為她贏得了金牌,更因為她用十幾年的時間,書寫了一段關(guān)于信念與回報的佳話。
時間確實給出了最好的回答,給了一個堅持了十六年的運動員,一個等待了十六年的省份,一個關(guān)于選擇與堅守的完美結(jié)局。

當(dāng)朱琳胸前掛著金牌淚流滿面時,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冠軍的加冕,更是一個關(guān)于時間、堅持與感恩的故事,終于等來了它最圓滿的篇章。(來源:網(wǎng)球之家 作者:Mei )
上一篇: 大灣區(qū)大融合!十五運收官,真正的“后勁”才剛剛開始
下一篇: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