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(xiàn)場夢幻奪冠,劉詩雯還想探尋女運動員職業(yè)生涯的終點

混采區(qū)的劉詩雯,總是咯咯地笑。
即便要接受央視、持權轉(zhuǎn)播商、官方通訊社、非持權轉(zhuǎn)播商、平面媒體等若干個采訪,聽到問題的劉詩雯,眼睛總會不自覺地彎起來。
當澎湃新聞記者將“為何總是面帶笑容”的問題拋給劉詩雯,她又笑了起來:“我覺得能夠進入賽場、參加比賽、再到賽后和大家交流,對我來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,我很珍惜這個時刻,所以很開心。”
最終,這抹笑容持續(xù)到了最后。北京時間11月14日,第十五屆全運會乒乓球項目混雙決賽,林高遠/劉詩雯4比2戰(zhàn)勝陳垣宇/蒯曼,奪得一枚混雙金牌。
賽后發(fā)布會,縱使媒體的問題似有似無地提到了年齡,但劉詩雯卻將重點都放在熱愛上。她說:“我在賽前承諾享受賽場,拼盡全力,這次真正意義上達到了超越比賽勝負的心態(tài),享受賽場的每一分?!?/strong>

“詩與遠方”,夢幻收官
四年前的陜西全運會,劉詩雯曾表示,那是她最后一屆全運會。
四年后,當記者再次拋出“最后一屆”的話題時,劉詩雯咯咯地笑出了聲:“對不住大家了?!?/p>
顯然,劉詩雯也沒想過,自己會時隔四年再次站在全運會的賽場。
陜西全運會,沒能摘下歷史首枚混雙奧運金牌的她和許昕,身上很容易裹著一層淡淡的傷感。比如當記者提到東京奧運會時,劉詩雯和許昕都說出過“失敗”這個字眼。
但在“地表最難”的全運會賽場,“昕雯聯(lián)播”近乎無解,先是首秀18分鐘橫掃晉級,隨后29分鐘淘汰對手,半決賽則用28分鐘淘汰林高遠/黃頴琦,直到全運會決賽對陣王曼昱/曹巍,二人才丟掉了全運會唯一的一局。
來到澳門,劉詩雯的晉級之路一次難過一次。3比0橫掃姚鈞濤/吳詠琳,4比1戰(zhàn)勝趙釗彥/孫銘陽,4比3逆轉(zhuǎn)袁勵岑/王藝迪,“詩與遠方”才闖入決賽。賽后,就連廣東隊主教練張超都感慨:“技術上確實被人壓制,打不過,太下風了。能有一線生機,只能說他們在精神屬性上打滿分?!?/p>
決賽依舊如此,前兩局0比2落后,讓林高遠“復刻”了馬龍奧運會回更衣室換球衣的舉動,而劉詩雯則是在比賽間隙,反復模擬著上一個回球的技術動作。
正是過程贏得艱難,才讓拿到冠軍的劉詩雯,把賽后發(fā)布會第一句話框在了“夢幻”二字上,“今天能夠贏下冠軍挺夢幻的,比賽之前真的不敢想能出現(xiàn)在大灣區(qū)全運會的賽場,不敢想能拿到冠軍?!?/p>

是熱愛,是探尋
競技體育,最簡單的快樂是贏球。
就像“為何總是面帶笑容”的問題剛剛提出,林高遠一旁插話,“贏球肯定快樂?!钡珜⒃婗﹣碚f,乒乓球的快樂不只是勝負。
事實上,過去幾年劉詩雯在公共場合露面時,身份大多都并非球員。
2022年當選國際乒聯(lián)運動員委員會主席,劉詩雯穿著正裝;2024年擔任巴黎奧運會女單決賽開場嘉賓,劉詩雯也是正裝;甚至2024年中美“乒乓外交”53周年紀念活動,在球臺揮拍打球的劉詩雯和馬龍,依舊是正裝。
這些,顯然要比競技體育更為輕松,但劉詩雯還是愿意吃運動員的苦。
自今年3月起重新投入高強度訓練,劉詩雯又回到二沙基地備戰(zhàn),每周需要進行3至4次康復訓練,輔以3至4次體能訓練,還有定期的恢復治療。
接受《廣州日報》專訪時,劉詩雯說這些訓練“有時候累得第二天根本起不來”,平時也幾乎不碰奶茶和咖啡,最多喝個椰子水。就連每次比賽,劉詩雯右手都打著厚厚的肌貼,她說年紀上來了,要保護一下。
為何如此,劉詩雯發(fā)布會上給出的答案是:“在我之前,沒有哪個主力女運動員退出國家隊后,還一直堅持的。我非常熱愛打球,我想看看女運動員運動生涯的終點在哪里,即使從國家隊下來,還能找到自己的賽場和價值,這是自己想探尋的?!?/strong>
四年前,媒體反復問著劉詩雯關于未來的話題,她的回答是“還沒想完全放下球拍”,四年后,沒有媒體提類似的話題,仿佛答案都心知肚明。